北洋水师官兵待遇怎么样?一人当兵,全家吃香喝辣
当年咱们大清朝,可是横扫内外夷的“领导者”。
谁承想,第一次鸦片战争被英国的“黑船”火力凶猛,几炮就给干懵了。
一个狠狠的教训,把朝中一众大员儿给吓破了胆。
为了防止将来再被洋人欺负,就得自个儿造些利害玩意儿对着看。
于是,满朝文武,就捯饬着从国外买舰造船了。
1866年,福州那边成立了船政局。
与此同时,当时的重臣曾国藩和李鸿章,在江南也创办了制造总局,兼做造船业务。
从同治初年到1874年,前前后后总共为清朝制造了19艘舰船。
然而,这些当时的国产舰船有三个致命弱点:
吨位较小、装备陈旧、航速较慢。
根本不是洋人的对手,别说打仗了,就是拿来玩赛艇都嫌弃。
展开全文
1871年,震惊中外的“牡丹社事件”发生了。
日本借口琉球船民,在台湾高山族人手中遇难为由,大举出兵侵略台湾。
清政府被迫签下了赔款五十万两白银的“和约”。
这下,再次把朝野文武给彻底吓醒了。
日本这个刚“开化”不久的小岛国,竟然敢悍然出兵台湾!
这一惊心动魄的经历,终于狠狠地撞醒了当朝文武,可惜是被“逼”着看懂的。
好在有这开端。
虽说前景渺茫,但总算有一线生机了。
于是有眼力劲的,就开始兢兢业业地部署“北洋舰队”的筹建工作。
虽然前景依旧渺茫,但至少有了一线生机。
时间很快就来到19世纪80年代末,经过数年努力,清政府已拥有北洋、南洋、福建、广东四支近代化舰队。
为了把这支舰队建设好,可是花费了白白银子足足1亿两!
按现在的计算,那已经是天文数字的巨资了。
当时的朝中大员可是拿出狠心,把这笔钱从百姓的口粮里硬生生掐出来,才凑足了这个巨款。
不过有一分钱,就得有一分货。
为了百分之百利用好这笔宝贵的资金,北洋水师的操练可是绝不含糊。
每个月都要大操练一次,别看这点小动作,可得费老半天功夫。
而每年一次的大检阅,就更是重头戏了!
那阵仗可真不小。
北洋水师所有的舰船,全都要驶出家门,在辽阔的大海上列装待阅。
只听那万炮轰鸣,响彻云霄,就连远在天边的外国人都惊动了。
看着那浩浩荡荡、装备精良的舰队,哪个国家不忌惮三分?
就连前些年瞧不起我们的日本人,此刻也只能暗暗吞咽唾沫了。
其中,北洋水师规模最大、实力最强,曾一度拥有7艘2000吨级以上的大型战舰。
一时之间,邓世昌、丁汝昌、刘步蟾等名将声名鹊起,指挥若定。
《美国海军年鉴》记载:
北洋水师综合实力亚洲第一、世界第九。
放现在,就是中石油,中石化级别的巨头。
现在,中石油,中石化的待遇,是普通人挤破头都想进去的。
那当时风光无限的北洋水师官兵们,待遇怎么样?
为了让这支钢铁舰队备受重视,朝廷自然也是拿出了最大的诚意来。
朝廷分外体贴,他们的年俸就相当于现代人的月薪,还有额外的“船俸”。
我们现在拿的年终奖金和绩效工资一样。
就拿最基础的一等水手来说,光年俸就有120两白银!
再往上,一等炮手的年俸就高达240两,一等雷兵108两,鱼雷匠288两,连个电灯兵都有360两的年俸收入了!
就连最小的岗位,在岸上当差的小工夫也有36两年俸。
提到这些俸禄数字候,现代很多人可能没概念。
不过对比一下,你就知道有多夸张了!
当时一个九品的官员,一年也就33两银子收入。
一个正一品的文官大员,年俸180两白银。
虽然这个数目在普通百姓眼里已经是天文数字,但和水师里的俸禄相比,却是相形见绌了。
北洋水师里就连个电灯兵,年俸都高达360两!
这可是当朝一品大员的2倍啊!
原来朝廷对北洋水师的厚爱,已经达到了这等地步啊!
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当朝上下对海防的重视。
这还是打工人的待遇,那高管就更夸张了。
就拿丁汝昌大帅来说,作为北洋水师的总指挥,他一年的俸禄就高达8400两白银!
这可是比文官正一品的年俸,还要高出46倍之多!
就连当朝的重臣大员,也是望尘莫及的存在了。
再看看其他几位将领。
北洋水师的总兵年俸3960两,副将3240两,参将2640两。
单单是这几位高级将领的年俸,就已经远远超过了大多数文官一辈子的总收入了。
前前后后投入了上亿两白银的天文数字建设费,再加上这等优厚的俸禄待遇,真是用心良苦。
当然,凭着朝廷一片赤诚,北洋水师的确是风华正茂、扬眉吐气。
好景不长,后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...
当年那支亚洲第一的钢铁舰队。
谁曾想,最终却走向了腐朽不堪的地步。
朝廷对水师的优厚待遇,使得这些当年的“海上将士”,慢慢沉溺于安逸和享乐之中。
每月高俸禄下来,他们就拿去赌场、酒馆里纸醉金迷,满足私欲。
昔日的严格训练,更是渐渐被抛之脑后。
只剩下了一些形式主义,流于表面文章了。
山头主义、官僚主义横行,内部矛盾重重。
一些高层将领、底层士兵,竟都开始揩油捞钱,大赚黑心钱。
昔日英勇无畏的军人,变成了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。
当年的铁甲战舰,也变成了一艘艘破旧不堪的“浮船”。
有时看着这些笑骂不绝的军人,我常常在想:
这就是当年那支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吗?这就是当朝殷殷期望的“钢铁新军”吗?
真是让人扼腕叹息啊!
一支当年被寄予厚望的“钢铁水师”,竟然在关键时刻不堪一击,葬送了国家的海防大计。
不过,尽管如此,我们也不能完全抹杀北洋水师的战绩和功勋。
毕竟在那个危难存亡之秋,将士们还是拼尽了全力。
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,就是北洋水师最后的绝唱。
狡猾的日军趁势诱降,他们的总指挥丁汝昌虽地位显赫,却宁可一命呜呼,也不愿屈膝投降。
临终前他含冤自尽,可见那痛心疾首的决绝。
威海卫一役,更是血雨腥风、惨绝人寰!
黄建勋率超勇号与敌人同归于尽,林履中愤然投海就义,邓世昌更是临终前奋勇还击。
那些鲜活的生命虽已凋零,但他们是当之无愧民族英雄!
这支当年的“钢铁水师”,也算是让大清朝露出了最后的一次傲人的英姿。
评论